为进一步强化院前急救力量,提升急救侠应急救护专业能力,9月23日,临安区红十字会联合玲珑街道举办首期镇街“急救侠”能力提升培训专场,50名辖区“急救侠”参训,通过“理论+实操+考核”的系统化培训,实现应急救护技能的精准提升。
“急救侠”是衔接院前急救与医疗救治的关键力量,其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突发意外场景下的生命救援效率。临安区作为浙江省红十字会开展急救侠模式推广试点,此次培训依据省红十字会统一制定的《急救侠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大纲(试行)》组织培训,聚焦“技能实操、规范施救”核心目标,构建了“理论筑基—实操强化—考核巩固”的完整培训体系,涵盖急救侠概论、急救设施设备使用、人体结构基础知识、心理调整与沟通、现场应急救护概论、创伤救护、风险识别与防范等内容。
理论授课环节,红十字救护师围绕“急救侠”的身份定位与职责边界展开讲解,重点强调“安全施救、规范化施救”的重要性,同时针对急救过程中常见的操作误区、队员心理应急障碍疏导方法等实用内容进行细致拆解。此外,“急救侠”骨干徐健结合自身救援经历进行了真实案例分享,详细讲解了接到急救“临”距离指令后的操作流程。
现场互动答疑环节,参训“急救侠”结合日常救援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提问,救护师逐一耐心解答,有效打通了“理论知识”与“实际应用”的衔接堵点。
实操训练是此次培训的核心环节。红十字救护师根据急救场景需求,将参训人员分组开展针对性教学。从止血包扎的力度控制、骨折固定的正确角度,到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与频率、AED的规范操作流程,再到四种绷带包扎方法的灵活运用,两位老师手把手指导,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,确保参训“急救侠”熟练掌握每一项关键技能,真正实现“学得会、用得上”。
临安区红十字会高度重视此次培训,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胡小燕全程现场观摩,了解培训进度与教学效果,强调“急救技能是生命救援的‘硬本领’,要通过精准培训让每一位急救侠都成为合格的‘生命守护者’”。
据悉,玲珑街道培训班是临安区红十字会“急救侠”能力提升计划的第一站。接下来,区红十字会将按照“全覆盖、提能力”的目标,陆续对临安区18个镇街的“急救侠”开展应急救护技能提升培训,持续推动全区院前急救能力整体升级。